拒絕平庸- 每天都要比較嗎?
top of page

拒絕平庸- 每天都要比較嗎?

你是否有注意過? 放眼世界現代學校,為何竟如此的相似,固定的課時,每個人都”要求” 在相同的時間內學習一樣的科目 (不管你善長與否) ,”需要” 在固定時間內完成一樣的測驗及考試。每個人每天都在比較,只有均合大部份人都能做到的才算是正常? 難度我們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是獨特的嗎?


工業時代的教育 –  教出配合系統的工人

你知道嗎? 當今日教育系統是工業革命時代 (150年前) 的產物,當初設計的目標就是要培訓出一班將來工廠需要的勞動者。

  1. 個體不重要,我們都只是為系統服務的齒輪

工業時代,個人代表勞動力,為了達到最佳的工作效率,每個工序都必須統一及標準化,若個工人做法不一樣,則效能及結果不可預期。因此事情都應該有 “唯一標準答案”。因此當初教育系統設計目標亦變成所有人共同追求 “答案” 的過程。可現代生活千變萬化, “答案”從不是唯一的,學生卻被教授接受 “答案” 。

  1. 優於平均等於優秀, 學得快就是優異

管理者,對於工業時代以前是一件很奇異的東西,等級制度 –


資訊時代,系統為個體服務

平均代表大部份的行為? 錯了 ! 世上沒有平均的人平均人只存在於幻想之中

[IQ] 相同的人代表 一樣的聰明 嗎?

[體重]相同的人代表 一樣的體態 嗎?

[分數]相同的人代表 一樣的優秀 嗎?

我們習慣以單一數字來,評估每件事的好壞對錯,事實上由於每個人的特色,包括體態,智力,性格,溝通能力,都是多面的單單以一個數字來判定高低好壞往往是非常片面的。回答之前的問題[IQ] 相同 的人在圖形,文字,語言,音樂等能力上基乎都不可能是一致的。[體重]相同的人在身高,體脂,骨架結構上也可以是大不同,[分數]相同的人在個別問題上的熟知程度及了解程度皆不見得相同。可想而知單單用一個數字了解一個人是多麼可笑的想法,然而大家卻習以為常,只因數字 /分數總能帶來的可信感,卻樣人忘了唯有相處才是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方式

作為家長 ,你認為 [分數] 高低決定了孩子的高度嗎?

資訊時代,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普及意味重覆工作將被取代,世上再沒有知識是只有某人才知道的了,平均能力不如個人特長,每個孩子皆有屬於他的學習方式,優於平均不再代表優於別人!那麼作為父母應如何培養孩子呢?


competency-portfolio-learning

找出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美國Calvin College教授Miller將不同人的學習方式區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簡稱為VAK模式。藉由以VAK家長們可分析自己的學習類型。

視覺型 – Visual 學習方式:Seeing(看)、Observing(觀察)、Reading(閱讀) 1 善用視覺學習  2 多用圖像記憶 3 喜歡應用觀察來理解事物 4 易被移動的人事物吸引

聽覺型 –Auditory 學習方式:Hearing(輕鬆聽)、Listening(聆聽)、Speaking(說話) 1 善用聽覺學習 2 喜歡用語言來理解事物 3 習慣把思考過程說出來

動覺型- Kinesthetic 學習方式: Feeling(感受)、Touching(觸摸)、Doing(操作) 1多用身體記憶 2喜歡應用操作來理解事物 3越活動越能專心 4觸摸物體可增加記憶力

世上沒有一種萬能的學習方式,學校能提供的只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不見得就是個人最適合的方法,抄寫重覆練習可能對一部份人是有效的方式,卻有可能對另外一個學生完全沒有效果,家長可透過比較不同方式的學習方式,找出對孩子最有效的學習方案。

20160327100916763

學得快不等於比較優秀

世上沒有永遠都是學得快的孩子,理解是一件有趣的事,科學家發現某人於對一些主題可以輕鬆掌握,卻會在別人覺得簡單的問題上一直想不通。對於不同的主題每個人的學習速度就是不一樣,其實只要能完全掌握問題及需要能力,時間長短其實並不重要。


人是情境的孩子,了解自己

性格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這是心理學家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心理學家近來的研究發現人的性格及外在表現在不同的環境上其實極不一致,卻在相同的情境下有著極為一致的表現。 找出能發揮孩子優勢的情境,了解孩子劣勢的情境,就能最大化孩子良好的表現。

結語

一個理想教育方案,必須在孩子及家長建立共識後,並了解得到的結果的前提下,才是真正的方案,小編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是獨特的,世上沒有一種完美的教學方案可以滿足所有的要求,選擇重來不只一種,認清目標才是教養的第一步。 真正 “最佳方案” 是因人而異  ,作為計劃的監督者及協助者,我們是否應該先問一下自己為了孩子夢想你願意付出多少 ?

想了解更多教育心得分享

記得訂閱我們啦

致恆教育 – 辦學的理念: 為孩子尋找合適學習方法 , 強調品德責任及學習動機培養
成果展背景牆3

我們相信先興趣後能力的教學方針 ,興趣有了動機有了學習才能由被動化為主動 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為同學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另提供大量互動學習活動。讓在愉快環境中學習。

  1. 環境寬敞 (每位同學擁有可以平躺及伸展的學習空間)

  2. 充足師資 (同區師生比之冠- 4位同學對1位導師)

  3. 互動教學 (提供大量戶外主題學習機會,專注品德及學習動機養成 )

  4. 提供大量行為教育及品育訓練及培養

我們相信教育是一件一生的事,致恆以成長家長的助手為己任,拒絕重覆操練 ,教育孩子提問的能力Know Why ! 興趣有了能力自己就會提升。

現正招生 (補習 / 接送 / 午膳 )

小一 ~ 中三

查詢電話: 28215533

線上留位:  立即留位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