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用舊思維培養AI 世代孩子
教育停滯不前? 教育是培養時代人才的地方,每個時代皆有不同的能力需要。然而現今社會進步之快,教育卻還是停留在100多年前的模樣,農業時代教育是很個人的,漁夫學習捕漁的知識,農民則學習種植的知識。每個人皆會學習不同的的生活的技能。工業時代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材。因而出現統一的教育系統及考核制度。然而資訊時代的來臨,教育的目的又再面臨改革的挑戰。 以往獲取資訊不如現今方便,訊量 , 知識量及處理資訊的快慢往往就成了決定能力高低的指標。記憶及背誦的能力被看成必要的能力。然而自從互駢網的出現, 資訊爆炸的時代來臨,獲取知識已變得如呼吸一樣簡單,不知道的Google 一下就有了,懂得多不如懂得用。分析及問題及應用知識的能力才是更需要培養的能力。 工業革命,令人由農村走到工廠,機械取代了勞動力,做就服務業興起,AI (人工智能) 的及機器學習已證明AI在邏輯運算及資訊處理量遠超人類的能力。而我們還在訓練孩子們記憶及背誦。 農業時代 VS 工業時代 VS 資訊時代 1、在時間上,農業時代有幾千年,工業時代有幾百年,資訊時代有幾十年。 2、在內容上,農業


台灣免試入學途徑你要知
何謂單獨招生?
有別於聯招,單獨招生是每間大學各自開放的招生渠道。各大學提供的科系、
名額、審查資料、報名日期等均由大學自己決定。


不同階段學習方式大不同
不同年齡的孩子學習的方式大不同 家長們有否發現孩子還小的時候都很愛問為什麼? 但孩子長大後慢慢就不再愛發問了? 有想過是為什麼嗎? 探索新事物及追求原因是人的天性 ! 但在長大的過程中 , 大人(環境)往往會打壓孩子的發問,很多時候父母都會認為在分數壓力前,為孩子找出更快的學習方式。與其讓孩子發現問題再找出答案 , 不如直接告訴孩子重點及結果來得實際有效。但正由於孩子發問行為被打壓,發問及探索的天性因而慢慢消失,直接做成孩子追求原因不如背誦結果的行為! 當心 幼小學階段:(小一~小三) 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 孩子正在建立及適應新的學習方式,背誦答案及工作紙確實對短期成績有即時的幫助,卻往往犧牲了孩子思考原因的過程。 高小階段:(小四~小六) 進入高小的同學 , 校內的需求變得跟以往不太一樣 , 需要更多的變化及思考 ,習慣死記硬背的孩子開始覺得吃力及效果變差。 初中階段:(中一 ~ 中三) 進入中學階段 , 加上青春期的到來是很多孩子學習的瓶頸期,由於題目要求更多樣化課外知識的需求也日漸增加,背誦已不能達到有效的結果。 背誦可能一時之快,但卻